關于
閘閥的結構及流道
一.閘閥定義
閘閥是在管路中用途比較廣的一種閥門,主要起到接通和截斷介質的作用。不適用于調節介質的流量,但能根據閥桿升降的高低來判斷流量大小(如消防用彈性座封閘閥配有啟閉刻度)。閘閥相比較其它閥門,對壓力、溫度、口徑等要求的適用范圍要廣。
二.閘閥結構
閘閥根據內部結構的不同可分為:楔式單閘板式、彈性閘板式、雙閘板式、平行閘板式。
根據閥桿支架的不同又可分為:明桿閘閥和暗桿閘閥。
三.閥體與流道
閘閥閥體的結構決定與閥體與管道、閥體與閥蓋的連接、就制造方法而言,有鑄造、鍛造、鍛焊、鑄焊以及管板焊接等幾種。鍛造閥體已向大口徑方向發展,而鑄造閥體逐漸向小口徑發展。任何一種閘閥閥體即可鍛造,也可鑄造,應根據用戶要求以及制造廠擁有的制造手段而定。
閘閥閥體的流道可分為,全通徑式和縮徑式兩種。流道孔徑與閥門公稱通經,基本相同的為全通徑式;流通孔徑比閥門公稱通經小的稱為縮徑式。縮徑形狀有均勻縮徑和費均勻縮徑兩種。流道呈錐管形的即是一種非均勻縮徑,這類閥門入口端的孔徑基本上與公稱通徑相同,然后逐漸縮小,閥座處縮小到小。
采用縮徑式流道(無論是錐管形非均勻縮徑或均勻縮徑),其優點是同一規格的閥門,可減少閘板的尺寸、啟閉力與力矩;缺點是流阻增加,壓降和能耗增大,所以縮孔不宜太大。對錐管形縮徑來說,閥座的內徑與公稱通徑之比,通常取0.8~0.95。公稱通徑小于250mm的縮徑閥門,其閥座內徑一般比公稱通徑降低一檔;公稱通徑等于或大于300mm的縮徑閥門,其閥座內徑一般比公稱通徑降低二檔。